paint-brush
为什么不在社交媒体上表现真实?经过@pam
259 讀數

为什么不在社交媒体上表现真实?

经过 Pamela Carvalho4m2024/11/04
Read on Terminal Reader

太長; 讀書

接受我们将选择我们所选择代表的东西可能是一种选择,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表演。
featured image - 为什么不在社交媒体上表现真实?
Pamela Carvalho HackerNoon profile picture

这篇文章一开始是为我们生活中的人物、我们自己的虚构作品以及他们在虚拟世界中的表达辩护。然而,像往常一样,我屈服于几乎无休止的长篇大论,提出论据来驳斥可能的想法。最后,对表演的辩护变成了对本质的拒绝,比如真实性。


在其他文章中,我提到,在反思数字习惯时,需要考虑互联网的放大潜力以及技术发展的社会背景。从这个意义上说,虚拟性放大了我们时代的呼唤。


在要求我们成为最好的自己、建立个人品牌、探索所有可能性、对几乎所有事情发表意见的同时,我们也要求我们真实地表达自己,以一种代表我们本质的方式,展现我们真实的自我。毕竟,这代表着正直


显然,这种呼吁体现在了技术的运用上。用扎克伯格的话来说:


“你只有一个身份……你在工作朋友、同事和其他你认识的人面前展现不同形象的日子可能很快就要结束了……拥有两个身份是缺乏诚信的一个例子。”[1]


奇怪的是,对社交媒体的批评也使用了类似的论点,并以多种并发存在方式不可能存在的观点为依据。比如他们提到虚拟中没有真实,我们只是不断表演的角色。


我认为这些评论和争论的根源在于两点:假设网络之外存在真实性和可及的本质;相信知道得更多、学习得更多总是有益的。在本文中,我仅限于探讨第一点。


本质的概念可以看作是应对缺乏存在保障、不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焦虑的一种方式,而我们在很多方面都受到这种不确定性的影响。想到有一种本质可以实现、可以获取,能够缓解我们的焦虑并赋予我们的存在意义,可以让人感到安慰。


然而,它也可能成为一种不适的根源,并有助于自我完善的论述和护理的工具化。


不预设本质要求我们接受和处理矛盾和矛盾,无论是在我们自己还是在他人身上。我们必须能够认识到作为人类的细微差别和复杂性。


为了做到这一点,接受我们将选择我们选择代表的东西可能是一种选择,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表演。


照片由 Guus Baggermans 在 Unsplash 上拍摄


此处的真实性被解释为脱离表演的自我表达的同义词,这将使我们更接近本质。然而,所谓的表演可能具有遏制限制的功能。


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表演,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我们总是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也是我们的一部分。至少,这将是一片混乱。我和许多人一样,更愿意称之为难以忍受。


因此,也许我们一直在表演,因为即使我们理想化地一直透明,那也是不可能的。


如何同时传达两种互相对立的思想,构成我们在某一特定时刻所经历的冲突或困境?如何充分传达两种共存的情绪?


遏制,即施加限制,使我们能够以适应的方式行事,认识自己和他人,并避免不知所措。


这是否意味着我可以成为任何我想成为的人?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不。表征的选择也有限制;它们可以是社会、伦理、经济或生物学的强加。不同的表征意味着不同的角色,但并不意味着不同的参与者。

我们愿意解释什么样的表述?为什么?

相关的事情可能是考虑这个角色如何与我们自己的叙述互动,它是否是疲惫的根源,或者我们是否对它如此认同以至于我们开始相信我们就是它并且只有它,而忘记了没有一个叙述可以仅靠一个角色来维持。


我是否害怕在社交媒体上表现出与自己所保持的性格不同的一面?在日常生活中维持这种性格会有什么弊端吗?我是否因此放弃了自己的其他可能性?如果这个性格从现实生活中消失,会怎样?这个性格对其他人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它会如何影响他人?它离我想要成为或认为的自己更近还是更远?

或许新的问题是:我们所谓的虚拟角色服务于什么或哪些叙事?


“(...) 时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改变了我们的喜好。它重塑了我们的价值观。它改变了我们的性格。我们似乎很欣赏这个事实,但只是在回顾时才意识到。(...)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现在似乎是一个神奇的时刻。(...) 这是我们最终成为自己的时刻。人类是不断进步的产物,却误以为自己已经完成了。你现在的样子和你曾经成为的所有人一样短暂、转瞬即逝、转瞬即逝。我们生活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丹尼尔·吉尔伯特 [ 2 ]



参考:

[1] 扎克伯格与戴维·柯克帕特里克合著的《Facebook效应》 (2010 年)。

[2]丹尼尔·吉尔伯特——《未来自我的心理学》。


照片由Barthelemy de MazenodUnsplash上拍摄